-
+
成熟大叔
温柔淑女
甜美少女
清亮青叔
呆萌萝莉
靓丽御姐
2012年,央视推出了一部现象级的美食纪录片――《舌尖上的中国》。节目播出后广受好评,引发轰动效应,“舌尖体”甚至成为红极一时的网络流行语。
今年大年初四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三季重返荧屏,观众对它满怀期待,收视率非常高。
然而,与极高的收视率相比,“舌尖3”的口碑却一路下滑。在豆瓣评分系统中,“舌尖1”获得9.3分,“舌尖2”获得8.4分,到了“舌尖3”,只得了一个4.1分,可谓口碑崩塌,惨淡收场。
“舌尖3”没有俘获“吃货们”的心,而是沦为了一场“吐槽大会”。
网友们给它总结出很多问题:煽情过重、美食无味、剪辑太乱、常识错误……
节目播出后不断有观众为其纠错,比如:作为中国传统鲈鱼出镜的其实是美国大口黑鲈;云南石锅并非起源云南;豫西并无拜大厨一说;以“水盆羊肉”出名的城市其实是渭南而非西安……
这些散见于各集中的常识性问题,让观众对本季制作的严谨和主创的用心程度打了个问号。
更为严重的是,片中部分内容还在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给人以误导。比如第3集中出现的“自制中药口红”,姑且不说口红与美食有何关系,单是宣传这种未经正规研发和卫生检验的“三无产品”,本身就是原则性的错误,制作方的出发点令人费解。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前两季大获成功,对于第三季制作团队来说,这既是一个优势也是一个挑战。优势在于“舌尖”已成为一个知名IP,具备了强大的观众基础;挑战在于起点太高,只有在前两季的水平上有所超越和创新才能得到观众认可。
然而,无论从内容把控还是制作水准上来说,《舌尖3》都明显逊色于前两季,其口碑滑坡就是必然结局了。
素材解读
做节目和做美食一样,需要以严谨、认真的态度去投入。只有秉持着工匠精神,沉下心来精雕细琢,才可能打造出受人认可的口碑和品牌。
然而,总有人抵不住金钱、名利的诱惑,想趁着势头多赚一笔,结果因粗制滥造而砸了品牌,丢了人心。
现在国家大力倡导“工匠精神”,相关话题也经常出现在作文题目中,《舌尖3》正好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案例。
“章丘铁锅”一夜爆红
虽然“舌尖3”惨遭吐槽,但它却实实在在地捧红了一口锅――章丘铁锅。
“舌尖3”第一集专门讲烹饪器具,其中包括“章丘铁锅”,节目播出刚过几十分钟,“章丘铁锅”网店的2000余口库存锅悉数卖光,后续又收到10万口左右的订单。
一时间,洛阳纸贵、章丘无锅。
“三万六千锤,少了不行,没有这个功夫出不了这个产品,你糊弄它,它就糊弄你。”
83岁的章丘铁匠王立芳,言语间透着手工匠人的朴实和执拗。正是这种朴实和执拗,成就了各行各业的大国工匠,成就了“章丘无锅”的当代传奇。